第1748章让功劳-《平步青云》

      林皓月微微颔首,目光扫视了一圈在场的众人:"马特他们能来投资,看中的是文昌的发展潜力和我们的诚意。但具体条款,我们还是要据理力争。"他的话语中既肯定了当前的成果,又为接下来的谈判定下了基调。

      谢长峰这时也开口道:"是啊,这么好的机会来之不易。我们要在土地、税收等政策上给予最大支持,但也要确保项目能真正落地,为文昌带来实实在在的发展。"作为市长,他比任何人都清楚这个项目对文昌市的重要性。

      餐厅里的气氛逐渐升温,从最初的剑拔弩张转为热烈的讨论。省里的干部和文昌市的领导们围坐在会议桌旁,每个人的脸上都写满了坚定与决心。这场看似荒唐的酒局,意外地成为了打开合作大门的金钥匙。林皓月端坐在主位上,目光如炬地扫视着在座的每一个人,最后将视线落在刘春身上。

      "刘市长,接下来的专业谈判就交给你们团队了。"林皓月的声音沉稳有力,"记住,我们的底线不能让步,但也要给对方留出合理的利润空间。

      刘春立即会意,迅速召集起由市招商局、经信委等部门组成的谈判团队。他们个个都是精兵强将,有的擅长法律条款,有的精通财务分析,还有的熟悉产业政策。团队成员们立即进入状态,开始有条不紊地讨论谈判策略。

      与此同时,马特和斯凯奇在确认输掉酒局后,便知趣地没有多做停留。他们心里很清楚,在这场博弈中,旭日集团以及其他几家中国公司掌握的核心技术已经成为不可触碰的红线。龙国政府对这些技术的重视程度超出了他们的预期,继续纠缠下去只会得不偿失。于是,两人简单交代了几句,便带着几分不甘和无奈,匆匆离开了文昌市。

      "告诉总部,技术转让的事免谈。"马特在离开前给特拉拉集团总部发了一封邮件,"但产业园区的项目可以继续谈,不过要把技术合作的条款都去掉。

      斯凯奇则阴沉着脸补充道:"告诉他们,如果我们得不到技术,就要在价格和投资规模上重新谈判。

      两人带着复杂的情绪登上了返程的飞机。他们知道,这次龙国之行虽然没能达到最初的目的,但至少保住了产业园区这个项目。更重要的是,他们亲眼见识到了龙国官员的智慧和魄力——一场看似普通的酒局,竟然能成为扭转局势的关键。这也给他们的一个教训,以往对龙国官员的经验看来也不是完全正确的。这些人不会为了所谓的政绩而麻木的妥协,让本土的企业让出利益。

      而此时的文昌市,一场关乎城市未来的重要谈判即将拉开帷幕。刘春带领的团队摩拳擦掌,准备在接下来的专业谈判中为公司争取最大的利益,为城市赢得最好的发展机遇。这场酒局引发的连锁反应,正在悄然改变着文昌市的命运轨迹。

      “林书记!为什么把这么好的机会让给刘市长!”李斌有些不解的问道。

      林皓月正专注地翻阅着各单位提交的年未总结报告,钢笔在指间轻轻转动。听到李斌的疑问,他抬起头,嘴角挂着意味深长的微笑。

      "李斌啊,"林皓月放下手中的文件,语气平和却字字有力,"我现在是文昌市委书记,不是市长。招商引资的具体谈判工作,自然要由市长刘春来负责。"他端起茶杯抿了一口,继续说道:"如果连这些具体事务都要我这个市委书记亲自出面,给上级领导留下的印象就是我不懂放权。文昌市的情况特殊,各方面都盯着呢,要是传出‘一言堂‘的说法,对文昌的发展不利啊。

      他站起身,走到窗前,望着窗外繁忙的建设工地:"再说了,让我事必躬亲?就算十个我也忙不过来。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这才是正确的用人之道。

      李斌还是有些不甘心:"可是林书记,这个项目是您一手谈下来的,最后谈判签字的却是刘春,这不是白白让他捡了个便宜吗?

      林皓月转过身,眼神坚定而深邃:"你以为上面不知道?别说是省里,恐怕京都那边早就清楚整个来龙去脉。"他重新坐回办公桌前,拿起钢笔在报告上签下名字:"所以啊,最后我去不去签字,去不去谈判,我的功劳都是跑不掉的。

      他意味深长地笑了笑:"有时候,退一步反而能看得更远。这个项目能顺利落地,比谁去签字更重要。刘春这次表现得好,也是给年轻干部一个锻炼的机会。文昌市要发展,需要的是一个团结有力的团队,而不是个人英雄主义。